close

    我們常說,要讓孩子為自己的健康負責,結果,卻在不知不覺中,又把責任拿回來放在自己肩膀上。稱讚孩子「你好棒」就是其中一個方法。

吃飯是自己該做的事

這句話實在是理所當然的,為什麼還要特別提出來說呢?

因為,大多數的人(包括家長)都不這麼認為!

什麼?你抗議?那麼請問一下,你是否曾經跟孩子說過:「吃完飯才能出去玩」、「趕快把青菜吃完,才可以吃冰淇淋!」或是「你把菜吃完了,好棒!」之類的話?這種條件交換就是在說明:「你(孩子)把吃掉青菜的成果交給我(爸媽),我就給你獎賞和讚美」,所以希望孩子吃掉青菜的人是父母,把吃掉青菜的責任扛在肩上的,也是父母呀!

研究發現,當孩子吃過某種食物之後去參與某項愉快的活動,將會「降低」孩子對那種食物的喜好;如果某項食物被當作獎賞,則會提高孩子對那項食物的喜好。這種效果稱為「誘因對比(incentive contrast)」。

根據這樣的研究結果,我們可以知道,當我們跟孩子說吃完飯才能出去玩,會讓孩子更不喜歡吃飯;而如果企圖利用告訴孩子「吃完青菜才能吃冰淇淋」的方式,想讓孩子多吃青菜、少吃冰淇淋,這種作法則可能剛好產生反效果。

其實,當我們在為了某件事而提供獎賞時,就已經間接的否定了做這件事的價值,也間接的利用提供「外在動機」扼殺了孩子做這件事的「內在動機」。「內在動機」特別指的是內在心理對於事物或活動本身的好奇或想望,也就是說,孩子認為眼前的事物或活動本身就是目的,覺得這些事物或活動本身有意義、有價值、有趣味、有挑戰性與成就感;而「外在動機」則意味著事物或活動本身不是目的,只是把這些事物或活動當成工具,用來換取外在酬賞或避開外在懲罰,孩子會覺得所學的事物或活動本身沒有意義或價值,即使那樣活動很有趣,讓孩子在過程中很開心,但是如果把獎賞取消,孩子的興趣就會大大降低。

各位爸媽有沒有觀察過,孩子遇到某些活動雖然覺得很困難卻想挑戰,過程中非常辛苦,孩子卻覺得很有趣,而結果就算失敗了孩子竟然有成就感,就算時間花得很長但孩子根本就忘記時間,這就是擁有了高度的內在動機,是學習、處事的最高境界。

如果孩子覺得整個過程辛苦又枯燥無趣,結果也沒有意義和價值,做錯了還會帶來懲罰,這就是典型的外在動機,絕對是孩子學習時的悲哀!就像讀書只是為了排名、通過考試、得獎、避免被「少一分打一下」、避免考不好讓父母沒面子等。為了這樣的目的而做的任何事情,都不會讓人覺得有意義。

可是有時候就是剛好在飯後會有甜點,或是吃完飯就要出門,要怎麼避免誘因對比(incentive contrast)效應,或是扼抑孩子的內在動機呢?我的作法是,不管什麼時候,都讓孩子知道什麼時間就該進行什麼事情,在吃飯的時間,吃飯是最重要的事,是現在該做好的事,當吃完飯之後,如果還有時間,我們就可以規劃一下,安排剩下的時間可以做些什麼,所以,飯後的甜點不是因為吃完飯而送給他的獎品,出去玩也不是跟孩子交換的條件,而是該做的事情做完了、做好了,我們還可以再做些什麼事的選項之一而已。

這樣跟孩子講道理的好處,不止躲過了誘因對比(incentive contrast)和外在動機的危機,還有更基本的、更重要的是:讓孩子知道吃飯是自己的事。

吃飯,沒什麼棒不棒的!

吃飯是為了自己的身體,不應該跟爸媽的評價有關,我們最多可以幫孩子的身體「發聲」,謝謝小孩吃了食物,謝謝小孩身體送進了很多的營養,或是和我一樣,有點難過的說:「真麻煩!現在小孩會變聰明、變強壯,不需要因為怕被傳染感冒而待在家裡,那麼我只好帶她出門去玩囉!」

arrow
arrow

    咚她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